课程建设是实现教育目标和教育理想的必要抓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课程建设是教师提升的必由之路,并与质量提升共生双赢。
一、如何架设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的联系桥梁
(一)建设学校特色课程,使学校文化可感可悟、可学可传
学校发展中,文化建设很重要。文化是一种个性,是学校建设、管理、发展的独特品格和风姿。通过学校课程来承载文化传承就使学校文化有了质感。在学校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使用中渗透学校文化内涵,让文化与课程相生相伴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
(二)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让开设课程,编写和使用教材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能大大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一个教师能开出自己的特色课程,能编写教材,不经意间他的专业素养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学校要给教师下任务,促成长,尤其是年轻教师多、缺乏名师引领的学校,更要用这种方法促成长,缩短教师成长周期。
(三)建设学校特色课程,实现与质量提升共生双赢
教育质量是一所学校的名片,是学校教育成果最直接的体现。优质的教育应该是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在学校课程建设中要确保文化知识的学习,更要提供动手能力培养的机会,使学校课程成为一个能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充足发展、个性得以张扬的系统工程。
二、如何构建学校课程体系
当学校课程逐渐丰富的时候,我们还应该关注到的是学校的特色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必须进入课程领域。一所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特色课程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关键要素和核心标志。特色课程的内在标准,主要体现在:
独特性,是指与同类学校的课程体系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种类的差异性,具备“人无我有“之一般意义。独特性的本质是个性化。之所以能称为特色课程,是其鲜明的个性所决定的,课程的辨识度比较高。
优质性,是指与同类其他学校相比所表现出来的品质的卓越性,具备“人有我优“之一般意义。特色课程有别于非特色课程,不仅仅体现在独特的风格差异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出色的育人成效上、正因为有了优质性,特色课程才会得到公众的承认,才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多样性,是指特色课程尽管独特但并非唯一,表现为形形色色、不拘一格。多样性既有种类的多样,也有层次的多样,还有实施的多样。
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结合,是特色课程的重要特征。稳定性是指经过较长时间的课程实践,逐步积淀升华而成的,而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而使独特的整体风格和出色的育人成效能够长期地显示、保持和发展。稳定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稳定是发展中的稳定,形成自己的标志性的、有辨识度的东西。
探索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走向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帮助学校教师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力拓科技提供了多种课程建设以及课件资源制作的尊龙凯时网址的解决方案,融合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内容,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资源开发难题,并通过力拓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广泛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