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5月以来,各高校教务处及教师均在准备申报一流本科课程,今天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通知终于来了(教高厅函〔2021〕13号),对比2019年一流本科课程申报通知(教高厅函〔2019〕44号),我们对第二批的申报通知内容的变化该如何解读?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准备申报第二批一流本科课程呢?
1
申报通知划重点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4月9日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13号),对比第一批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的通知,这次申报有什么变化呢?
1-五类一流课程认定额度5000门
2019年的一流课程分为三部分精品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及线下、混合、社会实践等。认定额度为3559门(首批总共是5118门)。这次五类一流课程一起认定,认定的额度为5000门左右,一般比例为50%,那么参加申报的课程总数约为10000门,涉及的授课教师约为3-5万人,高校包括全部本科院校。
2-如何理解一流课程强调课程体系建设
高校的国家级一流课程一般只占学校课程总数的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一流课程的数量有限,辐射范围有限。教育部希望通过一流课程建设达到挤水铸金的作用,全面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高校在开展一流课程建设中要做到以点带面,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一个一流专业应该需要有1-2门的一流课程支撑。
原文:进一步优化一流课程结构,鼓励围绕重点领域申报满足人才培养迫切需求的课程,注重健全和完善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
我们在推荐一流课程中需要注重课程的示范作用,以“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为主,建立完整的“课程群”,把高校的优势学科、优势专业、优势课程作为为推荐范围。清华大学推出了“标杆课程”,上海交通大学推出了“霸王课”及荣誉课程体系(如:数学分析、物理导论等拔尖人才基础荣誉课程)。
3-五类课程分类推荐,一起申报
五类课程的评审标准和遴选办法不一样,所以五类课程虽然一起申报,但是评审标准、申报书填写要求也不一样。
(1)线上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应突出优质、开放、共享等特征,并配套良好的教学支持服务。这两类课程比较认定流程和评审标准比较成熟,老师们可以按照2017-2019年的要求准备相关的材料,尤其是课程平台的运行数据。
(2)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课制宜,强调课程内容与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并具有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这是2019年开始的新三类一流课程,认定的要求不一样。三类课程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课程内容重塑和教学方法创新。
4-申报截止时间2021年7月10日
相关单位完成网上申报、推荐后,须通过“工作网”打印具有防伪标识的申报备案表(附件2),与平台生成的汇总表(附件3)一并按要求签字盖章,于2021年7月10日前寄送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课程教材与实验室处,每份材料一式一份。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纸质材料直接报教育部。其他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和其他地方高校的纸质材料由其主管部门统一报教育部。
5-校内遴选及省内推选的组织
从现在到7月10日还有三个月的时间,申报工作留给学校和省级教育厅的准备时间比较充裕,学校可以根据教育部的通知进行校内遴选与推荐,同时,各省市教育厅可以根据教育部分配的名额进行遴选。(按校分配名额、竞争名额或分配 竞争多种方式进行)
原文:
推荐单位和各高校须对申报推荐课程的内容、教学活动和所有材料进行全面核查,对课程团队以及课程政治性、合法性、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严格把关。
推荐单位和各高校要严格按照推荐遴选条件和程序组织推荐工作。对在工作中存在严重失职渎职或弄虚作假、谋求私利、收受贿赂、违法违纪等行为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分赛道申报,与之前一流课程申报流程一致,此次申报课程分中央赛道和省属赛道。教育部直属高校课程直接向教育部推荐。其他中央部门(单位)所属高校课程由其主管部门相关教育司(局)向教育部推荐。
教育部直属高校名单(http://www.moe.gov.cn/jyb_zzjg/moe_347/)
地方高校课程由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向教育部推荐。军队系统高校课程推荐工作,由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商教育部后另行组织实施。在境内课程平台上线的港澳地区高校线上课程参评事项,由教育部港澳台办另行安排。
6-申报材料的变化
申报材料重视课程的电子材料,除了具有防伪标识的申报备案表(附件2),与平台生成的汇总表(附件3)一式一份之外,不再提供其他纸质材料。不需要提供过多的纸质材料。纸质材料比较简单,都是根据申报表格自动生成的。电子材料需要根据申报书的要求在线提交。
具体申报推荐要求可参见相关类型课程申报书和申报说明要求。《申报书》(模板)和《申报说明》可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网(www.chinaooc. cn)”(以下简称“工作网”)查阅。
7-申报材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各高校、推荐单位须分别对拟申报推荐课程的相关信息材料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天。
8-教育部评审流程
教育部将组织有关专家,按照五类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对课程进行网络和会议综合评议。其中,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三类课程,通过中央高校赛道和地方高校赛道分别进行评议。
9-申报时间节点
(2)教育部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中央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于2021年4月19日之后登录“工作网”,查询推荐限额。
(3)2021年6月1日至7月10日期间,课程负责人须在线填写申报书及上传相关材料,申报高校和推荐单位须完成报送信息的审核和在线申报、推荐提交工作。
(4)“工作网”可为此提供平台支持与技术服务。请有此需要的部门联系人于2021年4月19日前联系“工作网”(如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则直接联系“实验空间”)。
2
课程否决性指标已在通知中明确
1-课程未纳入普通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
报推荐课程须为普通本科高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通识课等独立设置的本科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
2-非本科课程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不在此次申报推荐范围内。研究生课程也不在此次申报范围,少部分研究生课程同时面向本科生开课且满足要求的可以申报。
3-课程运行不满两个学期或周期
申报推荐课程须于2021年1月31日前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
4-申报过的课程未进行修改和完善再次申报
此前参加过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但未通过认定的课程,须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在上次推荐之后至少经过一个完整教学周期的改革实践方可申报。
5-申报个人和团队成员不符合申报要求
课程主讲教师、课程团队主要成员只能参与申报一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须为申报高校正式聘用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
申报个人和团队成员存在师德师风好问题
6-政审材料不符合要求
参与申报课程的所有团队成员未完全提供其所在学校(或工作单位)校级党委或相当级别党组织出具政治审查意见。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必要的尊龙凯时人生就博的技术支持人员可作为团队主要成员。
7-申报课程所提供材料无法支撑其课程两性一度的要求
课程质量:严格遴选标准,重点考查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严把政治关、学术关、质量关,坚持优中选优、宁缺勿滥,确保认定课程经得住检验。
8-在认定工作中,对于涉嫌违规行为的,一经发现并核实,一律取消参评资格。
9-对课程团队成员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问题、五年内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课程内容存在思想性科学性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
3
关于疫情期间运行的说明
在2020年春季学期,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授课的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如符合教改设计理念并取得预期效果,可视为完成一个教学周期。
需要根据申报要求提供完整的教学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疫情期间所用的线上教学模式一般为线下教学模式,采用线上课程(mooc、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线上翻转(线上研讨)的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1-线下课程:和传统课堂一样,老师用腾讯会议、zoom、腾讯课堂等在线教学或会议系统进行授课,学生听课,比较少的教学互动,教学模式属于线下教学模式。
2-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利用线上的在线课程如mooc、spoc或其他校内在线课程平台(如 bb、canvas、课程中心等平台),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在线教学平台或会议系统组织学生进行研讨教学,开展线上翻转课堂。这种符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4
关于申报团队的说明
课程可由主讲教师个人申报或团队负责人牵头申报。
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5年内讲授该课程教师,师德师风好,教学能力强,积极投入教学改革。
1-主要是课程负责人符合相应的申报要求。个人申报是指课程教学团队只有一位老师。
2-团队申报是指课程有多位老师共同上一门课,“接力班”和“平行班”可以参考2019年的申报要求。